梨状肌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栏解剖看瑜伽一 [复制链接]

1#
来自Acer老师:今天开始着手写几篇跟瑜伽体式有关的文章。在瑜伽圈做培训,一直和瑜伽老师打交道。深知这群可爱的老师们是多么渴望帮助他人。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你还是会经常听到某某拉伤的消息。练习瑜伽过程中有时会因为练习不当或急功近利导致受伤,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瑜伽再安全一些呢?不才的我从解剖和运动康复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在瑜伽体式之外给予老师们另外一个视角和教学帮助。

上面的引导词是不是很熟悉

今天主讲:神猴式Hanumanasana瑜伽部分动作描述:脊柱延展向上,直臂前屈。前腿直膝屈髋,后腿直膝伸髋。参与肌群:(暂时忽略上肢肌群),重点描述下肢肌群。前腿向心收缩肌:股四头肌、髂腰肌。前腿离心收缩肌:腘绳肌、腘肌、腓肠肌、内收肌后半部分。后腿向心收缩肌:臀大肌、腘绳肌。后腿离心收缩肌:屈髋肌、内收肌前半部分。解剖部分

这段冗长的理论在运动生理解剖学里有详细解释。

该如何去理解上面的图片所涉及的理论呢?第一张图片里最重要的理论叫做交互抑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主动肌收缩让拮抗肌放松。举例:我想让前腿神猴下去,我除了拉伸腘绳肌以外,我可以让前腿屈髋肌主动收缩到极致,从而诱发交互抑制。前腿腘绳肌这个时候容易“放松警惕”,这样既安全又轻松的被拉开。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欺骗大脑”。第三张图片里的敲钉子,肱二头肌向心收缩,肱三头肌离心收缩。砸下去的时候两者的角色互换,动能势能相互协调完成动作。也就是说我想让某一个瑜伽体式安全完成,至少要考虑一对肌肉的相互配合才可以。如果你为了完成某个体式来把某一条肌肉拉长,从而会被动引发肌梭收缩,这时将会有很大机率导致这条肌肉拉伤,因为大脑发现你在伤害它,它下指令你不听,那它就“撂挑子”给你看。综上所述,为了不让它“撂挑子”,我既要练习主动肌收缩,又要练习拮抗肌离心收缩,这样就能利用交互抑制原理安抚好大脑,从而最大程度预防拉伤。保险虽然上好了,但最好还要“双保险”。要知道肌筋膜滑动是否顺畅直接确定了这条肌肉的伸展和收缩程度,但肌筋膜上布满了激痛点。我称之为:肌纤维上的小型定时炸弹。这些炸弹会阻碍肌纤维和肌筋膜之间顺畅的滑动。把这些定时炸弹拆掉,你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腘绳肌激痛点图示在瑜伽中肌肉和骨骼是如何配合的呢?瑜伽动作对于角度要求较大。比如神猴式这个动作。前腿屈髋至少要达到°。后腿伸髋至少35°-40°。同时由髂骨的旋移配合完成。髂骨旋移,你可以理解为单边髂骨前倾和后倾。

髂骨旋移图示

案例分析你会发现很多瑜伽爱好者,长期只能完成单边神猴,而另外一边却比较差。这时观察发现哪边的髂骨后倾,哪只腿在前往往做神猴效果较好。所以导致练习的时候长期只练单边神猴。展示给别人看的时候往往愿意展示好的这一边。很多无痛开髋的错误在于:不去纠正髂骨,只求尽快让学员看到现场夸张的效果,从而收获学员的心。而我的忠告是:只调差的那一边。如果非要满足学员的虚荣心和为了朋友圈的点赞数,我会暂时让他展示好的那边,但仅此一次,从今往后我只调差的那边。练习视频1.肌肉松解髂骨纠正2.神猴精准激活动作

题外话:

出现长期双边神猴水平不均的学员,去调查一下是不是痛经较多或者其它盆底问题?

记得在留言区用评论告诉我答案!

作者/Acer

排版/cc

大脸A

转发朋友圈=打赏88??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