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医院~
腰痛
的浮针特色治疗
腰痛的重要原因往往易被忽略
肌肉的病理性紧张是临床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对于腰痛来说更是如此。由于这一病变缺乏直观的检验检查数据,故临床上容易被轻视甚至忽略。然而当我们给予病理性紧张的肌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腰痛患者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如浮针特色疗法无论是对于急性腰扭伤,还是对于慢性腰肌劳损或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取效快捷。年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中就提到,该病的保守治疗成功率高达80~90%。
病理性紧张的肌肉及其引起的症状
腰方肌出现问题表现为腰两侧及腰骶部疼痛,常常弯腰及咳嗽时加重,翻身困难,不能久坐久卧。甚者出现下肢症状,如下肢牵扯痛。
臀大肌出现问题可导致腰骶部疼痛、骶髂关节处疼痛、尾骨疼痛,攀爬和上坡时疼痛明显。
梨状肌出现问题常表现为比较剧烈的腰臀腿部疼痛,导致下肢麻木疼痛,即所谓的坐骨神经后侧的问题。
浮针治疗腰痛案例分析
浮针治疗上述腰痛往往效如擂鼓,下面列举两个病例。
一、急性腰扭伤
患者男,24岁,因健身时提重物不慎扭伤腰部致疼痛2天,弯腰受限明显,久站加重。体格检查左侧腰方肌及左侧竖脊肌病理性紧张,第3-5腰椎椎旁压痛。腰椎活动受限,前屈仅可达10°。因患者年轻,扭伤史明确,且腰部肌肉紧张明显,故未让其行腰椎相关影像检查。使用浮针在第2腰椎左侧进针,行手法扫散,肌肉针对性的再灌注活动后,患者不仅疼痛基本消失,且腰椎活动明显增大,腰椎可前屈约70°。嘱患者近两日暂停健身,以休息为主。
(浮针示范图)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男,70岁,因弯腰抱孙子后出现腰、臀部剧烈疼痛,左侧为重。腰椎活动受限明显,步行困难,坐轮椅来诊。卧床时翻身困难,右侧卧舒适,左侧卧及仰卧困难。体格检查患者左侧腰方肌、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病理性紧张。腰椎因疼痛活动受限明显。腰椎CT示腰椎退行性改变,腰3/4、4/5、腰5/骶1椎间盘向后突出,腰3/4-腰4/5*韧带肥厚。使用浮针在臀部左侧骶骨旁进针,针对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行扫散及肌肉再灌注活动,再于第3腰椎左侧进针,针对腰方肌行浮针扫散及再灌注活动后,患者腰臀部疼痛有所减轻,活动度增大,嘱患者随诊。
两天后二诊,患者已无需坐轮椅,诉疼痛明显减轻,可扶枴步行15分钟;可仰卧,但仰卧时有腰臀部疼痛,左下肢屈髋屈膝可使疼痛减轻;右侧小腿前部有麻木疼痛感,夜间加重,时有痛醒。予触诊后发现其右侧胫骨前肌、左侧髂腰肌及腹外斜肌病理性紧张。在原治疗方案上补充针对上三块肌肉的治疗,经二诊后患者小腿麻木疼痛感明显减轻,已不影响睡眠,腰臀部疼痛也有持续减轻。行7次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80%,腰部及下肢力量及活动度改善明显。可不扶枴独立步行半小时以上,可仰卧入睡。嘱患者行病理性紧张肌肉的针对性拉伸与锻炼。
腰痛只是一个症状,它的原因多种多样,病理复杂。X光、CT等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反应全部问题,过分依赖影像学结果而忽略肌肉的病变容易本末倒置。其实,除了神经元本身病变、外科病痛造成的疼痛外,绝大部分疼痛直接原因来自于肌肉的病理性紧张,而浮针对于治疗这一类疼痛疗效卓越。
霍健彬
广州医院
针灸康复门诊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师承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符文彬教授,善于运用浮针、推拿、精灸、传统针刺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以下病种:1.疼痛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等;2.运动损伤,如腰肌劳损,网球肘,腕管综合征等;3.脊柱调理,如脊柱侧弯,高低肩,骨盆不正,长短腿等;4.疑难病,如顽固性面瘫,股骨头坏死,中风偏瘫,强直性脊柱炎等。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出诊地点:珠玑路总院门诊六楼针灸康复科第10诊室
文/针灸康复门诊霍健彬
编辑/宣传发展组梁译尹
(部分图片出自《精准拉伸》)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