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折腾的教学日记 [复制链接]

1#

球员处于处于第二个快速生长发育期,骨骼快速生长,柔韧性下降。

日常酷爱打篮球引发拉伤,又要备战比赛,在这个情况下如何训练以及规避再次受伤的风险。

专业高尔夫运动员告诉你轻伤真的要下火线!不要仗着‘年轻“不当回事。

以下是真实案例的教学过程...

洋洋的状况有骨盆位置不稳定,击球瞬间左膝盖侧移明显有受伤的风险,进行了“外部聚焦”的训练,但是效果并不很明显。(对球员不好使,换解决思路)

同时洋洋打球完之后会出现明显痛感,主要表现在腰方肌两侧。

他开玩笑的口气表示好像是打篮球的时候不小心哪里伤到了,没什么大事。问他疼多久了,他说好几个星期了。(这个年纪的男孩喜欢逞强,也不把疼痛当回事。)

洋洋处于大概率处于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期,骨骼快速生长,骨骼肌发育暂后,如果这个“窗口期”不注意训练柔韧性,后面很难再训练出足够柔韧性...这对于处于发育中的孩子可不是小事情。

所以我们停止训练进行了“身体能力”测试。

测试的内容主要关于灵活稳定速度、爆发、敏捷、心肺功能等,对应我们48级的身体能力测试。

测试后发现股四头肌、臀大肌、大腿内收肌牵拉感明显,并且伴随臀中肌后束,臀大肌下束,梨状肌,髂前上嵴位置有明显的痛感。

所以评估后决定带洋洋到专业的运动康复中心进行深一步的评估和筛查。

在运动康复中心因为运动习惯的不注意受到了治疗师一顿“爱的教育”~

经临床诊断后,判断为髂前上嵴位置轻度拉伤,梨状肌一个月前受伤还有轻微症状。

源于日常打篮球不热身,打完不拉伸。(他是可以一周5次一次好几小时那种...)

此触诊结果也间接反映了洋洋在挥杆过程中,骨盆前冲,臀大肌不敢发力,膝关节代偿代替了原来髋关节应该做的旋转的一部分原因。

经过治疗师的手法治疗,球员感受有明显的变好,治疗师也给出了后续治疗方案:

髋部牵拉:股直肌、臀大肌、梨状肌、内收肌群

DMS/手法按压:针对紧张的肌肉筋膜组织每周2次,每次1小时,连续2-3周,达到恢复运动的目标。

回到学院后,我们进行了一些动作模式的训练,调整思路是先激活大腿后侧和臀部的对抗肌群,建立膝关节稳定的动作模式,激活髋关节的旋转。

让该稳定的关节稳定,该灵活的关节灵活。(得到专业答复可以训练,不过量)

在这个期间我们用到了一个VISION54的训练神技,“太极”高尔夫。

太极高尔夫就是要把挥杆做得非常非常慢,但是又要连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身体中比较容易产生紧张的部位,有可能就是在平常我们的下场过程中,影响我们发挥的部分。

给青少年的训练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找个职业球员的挥杆动作单纯对比。

他们可能会在各种心理健康、身体发育、日常损伤、跟父母同学老师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发生不同的情况,作为教练需要及时地发现这些问题并尽可能帮助他们。

并且在这个情况下如何进行训练以及规避再次受伤的风险。

完整过程再下面视频号里,谢谢看完的朋友们??

上球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