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部特殊检查
1.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
患者仰卧位,医生用两手分别压在骨盆的两侧髂前上棘,向内相对挤压为挤压试验;两手分别压在骨盆的两侧髂嵴内侧,向外下方作分离按压称为分离试验。若引起损伤部位疼痛加剧则为阳性征,常见于骨盆环的骨折。
2.骶髂关节分离试验
又称“4”字试验。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膝屈髋,将患侧下肢外踝放于对侧膝上,作盘腿状。医生一手扶住对侧髂嵴部,另一手将患侧的膝部向外侧挤压,若骶髂关节有病变,则出现该处的疼痛,为阳性征。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对侧。作此试验应先排除髋关节的病变。
3.床边试验
又称盖氏兰(Gaensien)征。患者仰卧位,患者靠床边,臀部稍突出床沿,大腿下垂。健侧下肢屈膝屈髋,贴近腹壁,患者双手抱膝以固定腰椎。医生—手扶住髂骨棘以固定骨盆,另一手用力下压于床边的大腿,使髋关节尽量后伸。若骶髂关节发生疼痛则为阳性征,说明骶髂关节病变。
肩部特殊检查
1.搭肩试验
又称杜加(Dugas)征。将患肢肘关节屈曲,患肢手搭在对侧肩部肘关节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肘关节不能靠近胸壁,或肘关节贴近胸壁时而患肢手不能搭在对侧肩部,或两者均不能,为阳性征。表示肩关节脱位。
2.直尺试验
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的内侧。用直尺贴在上臂的外侧,下端靠近肱骨外上髁,上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征,表示肩关节脱位。
3.肩外展疼痛弧试验
在肩外展60-°范围内时,因冈上肌腱与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疼痛称为疼痛弧。见于冈上肌腱炎。
4.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在肩外展30°-60°范围内时,三角肌用力收缩,但不能外展举起上臂,越外展用力,肩越高耸。但被动外展到此范围以上,患者能主动举起上臂。最初主动外展障碍为阳性征,提示冈上肌腱断裂。
5.二头肌腱抗阻试验
患者屈肘作前臂抗阻力旋后动作,引起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肘部特殊检查
1.肘三角
正常的肘关节在完全伸直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屈曲90°时,三个骨突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关节脱位时,此三角点关系改变。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检查,和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
2.腕伸肌紧张试验
患者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作腕关节的被动屈曲,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阳性征,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腕部特殊检查
1.握拳尺偏试验
又称芬克斯坦(Finkeisten)征。患者拇指屈曲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征,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2.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
腕关节位于中立位;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向尺侧偏斜并纵向挤压,若出现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腕三角软骨损伤、尺骨茎突骨折。
髋部特殊检查
1.髋关节屈曲孪缩试验
又称托马斯(Thomas)征。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大腿贴近腹壁,使腰部接触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偿作用。再让其伸直患侧下肢,若患肢随之跷起而不能伸直平放于床面,即为阳性征,说明该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并记录其屈曲畸形角度。
2.髋关节过伸试验
又称腰大肌孪缩试验。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屈曲90°,医生一手握其踝部将下肢提起,使髋关节过伸。若骨盆亦随之抬起.即为阳性征。说明髋关节不能过伸。腰大肌脓肿及早期髋关节结核可有此体征。
3.单腿独立试验
又称屈德伦堡(Trendeienburg)征。此试验是检查髋关节承重机能。先让患者健侧下肢单腿独立,患侧腿抬起,患侧臀邹襞(骨盆)上升为阴性。再让患侧下肢单腿独立,健侧腿抬高,则可见健侧臀皱襞(骨盆)下降,为阳性征。表明持重侧的髋关节不稳或臀中、小肌无力。任何使臀中肌无力的疾病均可出现阳性征。
4.下肢短缩试验
又称艾利斯(Allis)征。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关节屈曲,足跟平放于床面上,正常两侧膝顶点等高、若一侧较另一侧低即为阳性征。表明股骨或胫腓骨短缩或髋关节脱位。
5.望远镜试验
又称套迭征。患者仰卧位,医生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侧腘窝部,使髋关节稍屈曲,将大腿纵向上下推拉,若患肢有上下移动感即为阳性征。表明髋关节不稳或有脱位,常用于小儿髋关节先天性脱位的检查。
6.蛙式试验
患儿仰卧,将双侧髋膝关节屈曲90°位,再作双髋外展外旋动作,呈蛀式位。若一侧或双侧大腿不能平落于床面,即为阳性征,表明髋关节外展受限。用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的检查。
股骨头大粗隆位置的测量
1.内拉通(Nelaton)线
又称髂坐结节联线。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划一联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粗隆顶部。若大粗隆顶部在该线的上方或下方,都表明有病理变化。
2.布来安三角
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与床面作一垂线,自大粗隆顶点与垂直线作一水平线,再自髂前上棘与大租隆顶点之间连一直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对比两侧三角形的底边长度,若一侧变短,表明该侧大租隆向上移位。
3.休梅克(Shoemarker)线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于中立位,两侧髂前上棘在一平面,从两侧髂前上棘与大粗隆顶点分别连一直线,正常时两线延长交于脐或脐上中线。若一侧大粗隆上移.则延长线相交于脐下且偏离中线。
图左-正常;图右-异常
膝部特殊检查
1.浮髌试验
患肢伸直,医生一手虎口对着髌骨上方,手掌压在髌上囊,使液体流入关节腔,另一手示指以垂直方向按压髌骨,若感觉髌骨浮动,并有撞击股骨髁部的感觉,即为阳性征,表明关节内有积液。
2.膝关节侧向挤压试验
又称膝关节分离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医生一手按住股骨下端外侧,一手握住踝关节向外拉,使内侧副韧带承受外展张力,若有疼痛或有侧方活动,为阳性征,表明内侧副韧带损伤。反之,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外侧副韧带。
3.抽屉试验
又称推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足平放于床上,医生坐于患肢足前方,双手握住小腿作前后推拉动作。向前活动度增大表明前交叉韧带损伤,向后活动度增大表明后交叉韧带损伤,可作两侧对比检查。
4.挺髌试验
患侧下肢伸直,医生用拇、示指将髌骨向远端推压,嘱病人用力收缩股四头肌.若引起髌骨部疼痛为阳性征。常见于髌骨软骨软化症。
5.回旋研磨试验
又称麦克马瑞(Mc·Murry)征。患者仰卧,患腿屈曲,医生一手按在膝上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使膝关节极度屈曲,然后作小腿外展、内旋.同时伸直膝关节,若有弹响和疼痛为阳性征,表明外侧半月板损伤,反之,作小腿内收、外旋同时伸直膝关节出现弹响和疼痛,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
6.研磨提拉试验
又称阿波来(APler)征。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90°,医生用小腿压在患者大腿下端后侧作固定,在双手握住足跟沿小腿纵轴方向施加压力的同时作小腿的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有疼痛或有弹响,即为阳性征,表明外侧或内侧的半月板损伤;提起小腿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而引起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或内侧副韧带损伤。
7.侧卧屈伸试验
又称重力试验。患者侧卧,被检查肢体在上、医生托住病人的大腿,让其膝关节作伸屈活动,若出现弹响,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若膝关节外侧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损伤。同样的方法,被检查的肢体在下作伸屈活动,出现弹响为外侧半月板损伤,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踝部特殊检查
足内、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引起外侧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外翻引起内侧疼痛,表示内侧副韧带损伤。
推荐阅读套医学视频课程可以免费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yichunxinjianhospital
医院
疼痛科
-“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面部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使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甚至引发抑郁、轻生。
1
认识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脸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的部位,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剧烈疼痛。
三叉神经痛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有时候,三叉神经痛感觉的疼痛部位和程度,可能会与牙痛相混淆,有些人甚至把牙齿拔光了,疼痛也没有缓解。
如何分辨三叉神经痛和牙痛?
临床经常遇到误诊。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二者:
①三叉神经痛在几次拔牙后仍无法止痛;
②仔细查看牙有无病变;
③牙痛的阵发性不太明显基本呈持续性;
④牙痛无“扳机点”;
⑤牙痛的发作与食物冷热关系很大;
⑥大多有夜间更疼的特点;
⑦与舌咽神经痛、颞下颌关节病等症状鉴别诊断。
如果不能分辨不能随便服用药物,医院就诊治疗哦。
1
案例分享
65岁的彭阿姨,半年前患上了三叉神经痛,从此她就没有过过一天安稳日子,脸部像刀割、电击似的疼痛,这种痛苦让她痛不欲生,拿彭阿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生不如死,她从此没有笑过、不敢洗脸、不敢刷牙、吃东西都是痛苦的事。为了治病,道听途说的到处求医问药,曾经采用过针灸、理疗、吃中药等方法都无效,只能长期靠服用强力止痛药缓解疼痛。但药物效果却越来越差,频繁的脸痛让她度日如年。后经别人介绍,彭阿姨听别人说医院疼痛科,可以通过脸上打个针的手术就能治疗三叉神经痛,创伤小、效果也是立杆见影。抱着犹豫的态度,彭阿姨住了院。经过术前检查,排除颅内三叉神经占位,疼痛科赖医师确诊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以进行射频微创手术治疗。看着患者期待的眼神,医生们深感责任重大。
射频热凝疗法是一种微创伤性神经毁损疗法,其利用可控温度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凝固变性,使得神经膜电位短路、消失,使整个神经不能产生去极化,该神经感觉冲动也即无法产生,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因此利用温控射频热凝技术可选择性的破坏感觉神经的痛觉纤维而相对保存触觉纤维和运动纤维,既可以解除疼痛又可部分或全部保留触觉及运动。术中安全性高、几乎不出血,即使90岁高龄患者也能耐受手术。
手术在CT引导下,从彭阿姨脸上穿刺一根针连接射频热凝控温仪,术中几乎没有出血,很快就顺利完成了。折磨患者半年的脸痛立刻奇迹般的消失了,久违的笑容终于再次挂在了彭阿姨脸上。由于采用了微创技术,术后彭阿姨恢复很快,第三天就开心的出院了。彭阿姨开心之余,不停的唠叨:“脸痛难熬半年多,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毛病,早知道医院疼痛科技术这么好,就该早点来手术治疗了!”术后康复出院的彭阿姨,给我们赠送锦旗
3
我院疼痛科介绍
医院医院重点建设科室,疼痛科配备国内先进的德国卡特臭氧治疗仪、射频热凝控温仪、冲击波治疗仪、银质针导热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医院疼痛科设有门诊及住院病房,疼痛科运用新型核心技术,有效的治疗以下疾病:
1.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后头痛和腰穿后头痛等。2.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枢性疼痛、患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等。3.骨关节痛: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等。4.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5.癌性疼痛:晚期癌症疼痛、骨转移性疼痛等。6.痛经、慢性盆腔痛。7.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腱鞘囊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门诊时间:每周一、三、五及周日全天
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