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腿前外侧浅层小巧扁带状的阔筋膜张肌约3个手指宽,走行于缝匠肌和臀中肌之间,向下移行于髂胫束,易于触诊。
阔筋膜张肌起点位于髂嵴前部和髂前上棘的外侧,而止点通过髂胫束附着于胫骨外侧髁,而有的肌纤维也附着于股骨外侧髁。
阔筋膜张肌股部的深筋膜较为发达,称为阔筋膜,阔筋膜前外侧特别厚,形成一条扁带状结构,称为髂胫束。而髂胫束上份又分为深浅两层,包住一块肌肉——阔筋膜张肌。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是两个嵌入并控制髂胫束的肌肉,髂胫束结构致密、暗淡,使之能起到稳定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作用。
阔筋膜张肌髂胫束
功能
阔筋膜张肌(髂胫束的作用)在人站立时,阔筋膜张肌会收缩,约束大腿外侧的肌肉,增加他们的紧张度和收缩力,还能起到固定膝关节维持站立姿势的作用。当人正常行走时,阔筋膜张肌可协助使大腿屈曲、外展以及内旋,同时可稳定膝关节。同时可协助臀中肌、臀小肌稳定骨盆。
当错误姿势下时,阔筋膜张肌还会经常代偿臀部的发力,比如做臀外侧训练时,经常它发力多,导致腿不是向外打开,而是向斜前方打开;在做深蹲时,因为它的发力,导致下蹲过程中你一直感觉是腿前侧酸,而非臀部。
鉴别诊断
腰椎结构紊乱引起的L4神经病理性疼痛或外周神经卡压引起的感觉异常性肌痛,其疼痛可与阔筋膜张肌引起的牵涉痛有关。
损伤所致的症状
阔筋膜张肌挛缩:
肌肉损伤疼痛主要集中在股骨大转子前外侧,会牵涉至髋关节疼痛,而且一直延伸至大腿的前外侧部,并且沿大腿向下极少延伸至膝关节外侧。生活中易发于常在斜坡行走、蜷曲身体睡觉、屈曲髋关节久坐的人群,表现为很难长时间维持髋关节屈曲90度以上的坐位,屈膝久坐后疼痛,无法向疼痛一侧侧躺且由于疼痛患者无法快速走路。
经常弯腰和坐位工作时,髋关节处于屈曲位,可以引起阔筋膜张肌缩短变性及无菌性炎症的发生。当我们一侧腰臀部、膝、小腿或踝部因病变疼痛,不能负重行走时,另一侧腿就要担负整个体重,这样长期单腿负重,就会使健侧阔筋膜张肌发生劳损性病变。在大腿骤然后伸而膝伸直的情况下,常引起阔筋膜张肌急性损伤,阔筋膜张肌就会保护性挛缩。
当阔筋膜张肌挛缩时会出现,一般能坚持中、小量活动,但在开始时和结束后症状加重,尤其是在做转体、伸髋及急速改变运动方向动作时尤其明显。当情况相对严重、时间较长的时候,髋前外方会有麻木感,疼痛常常沿着大腿外侧放射到膝盖部位。当阔筋膜张肌紧张时,患者在站立时为了保持髋部轻度屈曲,很难将自己靠在墙上并使髋过伸。髋部屈曲移动时不会有疼痛。当用支撑物行走时,疼痛消失。
如果发生髂胫束挛缩变性,则会在伸屈髋关节时与股骨大转子相绊产生弹响,形成“弹响髋”。甚至大腿外侧发紧,如同弓弦拉紧一样,走路较难控制,足尖朝外,出现横行跛行,步态像螃蟹一样。
弹响髋在人群中并不少见。主要的表现就是髋关节在做主动的屈伸活动时在关节的周围出现弹动并有“咯噔咯噔”的响声,并且关节的功能也会受影响,尤其是在做屈曲或内收内旋动作时,必须要有“卡”一下的感觉。除此之外一般不会有疼痛等其它不适感,所以也很少有人主动的去求医治疗。
弹响髋的判断:
检查时令患者作患侧髋关节的伸屈,内收或内旋活动,在大转子部听到弹响,同时摸到或看到索状物在大粗隆上滑移,就可确定。但需与关节内弹响相鉴别。
患者检查:患者健侧侧睡时,由于髋关节内收受限,上面脚的膝盖不能碰到桌面。患者仰卧或俯卧位时,阔筋膜张肌紧张也会造成患侧肢缩短。
预防措施:
拉伸阔筋膜张肌髂胫束:双手握拳撑地。一腿伸直,一腿搭在另一腿上方处于90°做下压动作,使大腿外侧肌肉有拉伸感(与下图类似)。
该图为解剖列车拉侧线的一个方法,也能拉伸阔筋膜张肌。
保持正确的生活姿势:应避免长时间莲花座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屈曲髋关节,尤其睡眠过程中,应使髋关节完全伸展,避免蜷曲的睡姿。避免长时间在斜坡上行走以及穿磨损鞋子。
图文来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THEEND—
今日重要看点
和派圆针治疗膝关节重大突破!
视频仅3分钟,一定会改变你的医路生涯!
和派圆针拒绝关节置换
中华和派圆针疗法为广大医师提供了一种广泛治疗软伤科、骨伤科的新型治疗技术,尤其可以免于膝关节置换、关节镜清理术等西医手术创伤性治疗,是一种可轻松治疗膝关节病痛的封闭性微创治疗技术。
和派圆针充分将中医外科针刺治疗和西医外科手术有机结合的,由拥有25年中医针刀临床疼痛治疗教学经验专家何峙君教授在传统古九针的基础扬长避短、改进升级而来,在安全性、灵活性、广泛性、针对性、有效性、持久性取得显著提升!
和派圆针专利针具可以让针体进入更深的关节腔,彻底解决膝关节的骨组织粘连问题,这个是目前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大突破!
和派圆针“拒绝关节置换,医院手术的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圆针并不是一把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有生命能量的,不仅是医者手的延伸,更是能量与治疗心念的呈现,这就是仿生能量学设计赋予和派圆针生命的意义。
——和派圆针发明人何峙君
中卫联疼痛培训全国免费统一咨询热线
--
网址:
医院承办的“中国骨质疏松症筛查与规范诊疗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会”将于年1月16医院十四楼会议室举办。
届时特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轶刚、山东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研究所所长陈丽、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孙海涛出席会议并开展学术讲座。
现诚邀全市各医疗单位单位分管领导及相关业务骨干参加本次会议,共同交流中国骨质疏松症筛查与规范诊疗能力建设项目的新成果。
*轶刚
骨科博士后,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工作单位:医院骨科
学术经历:
l医院手外科博士
l上海交通医院博士后(骨科)
l西澳大利亚大学访问学者
临床特色:
l各种难治性髋部、臀部疼痛的诊断及髋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如髋关节撞击症、弹响髋、梨状肌综合征、髋周肌腱炎、髋部外伤后疼痛等。每年髋关节镜手术量稳居国内前列。
l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保髋治疗
l终末期髋关节疾患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l四肢骨关节骨折后遗症的治疗
科研成果:
l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5篇
l主编专著1部
l主持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课题
l转化专利1项
学术任职:
l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l上海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l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骨坏死显微修复专委会委员
陈丽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杰出医学专家,山东大学及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济南市内分泌与代谢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名医体系杰出医学专家,山东省泰山领*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共承担课题42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SCI收录75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中华医学会“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终身成就奖”。孙海涛
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康协肢残委脊柱微创学组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腰背痛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医院协会脊柱内镜技术研究与推广分会常务委员。监制:胡元坤
审核:孙中华
编辑:张孝良翟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上
古
易
筋
什么是零力度上古易筋术?
零力度上古易筋术是张振听老师根据《灵枢·经筋》、《素问、五脏生成》、《素问、痿论》、《伤科汇纂》、《中医筋伤学》等,结合现代医学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套简单实用,快速去除疼痛症状的一种推拿临床绝技。
手法简单安全
1.手法轻柔,无损伤,无副作用。
2.简易学习,无需医学基础,入门快,复制快,学完即用,用之有效。
临床效果显著
1.去除疼痛迅速,脑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杂症,运动受限者,都能得到改善!
2.易筋手法界的手法技术革命性进步,一般一到两个疗程达到劈叉不是梦!
适用范围广泛
1.临床诊断简单化,无需阅片,手法触诊即可。
2.该手法使用范围广泛,青少年、中年甚至70岁以上老人患者也能放心使用的手法。
主讲内容:第一天
1.零力度上古易筋术定义。
2.筋伤的发展简史。
3.筋伤的病机病因和分类。
4.筋伤的诊断。
5.人体十二经筋及治病开关。
6.颈椎部位筋伤左右侧屈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7.颈椎部位前屈受限的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8.颈椎后伸受限的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9.颈椎左右旋转受限的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10.颈椎反弓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11.腰椎部位筋伤腰椎前屈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改善。
12.腰椎后伸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改善。
13.腰椎左右旋转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改善。
14.腰椎侧屈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一次改善。
第二天
15.肩部筋伤,肩部向前平举受限的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16.肩部后伸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17.肩部内收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18.肩部外旋受限诊断零力度手法。
19.肩部上举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0.肩部外展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1.髋关节筋伤屈曲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2.髋关节后伸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3.髋关节外展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4.髋关节内收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5.髋关节外旋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6.髋关节内旋受限诊断与零力度手法。
27.弹响髋零力度手法思路与康复理念。
28,股骨头坏死不能走路者,一个疗程改善。
29.脑中风后遗症,零力度易筋手法,病史两年内的一次看到效果!病史二十年内的一周看到效果!
30.强直性脊柱炎,零力度易筋思路。
31.青少年脊柱侧弯,S型侧弯。
第三天
32.小儿脑瘫康复。
33.青少年增高,零力度易筋术。
34.全身肌无力,周围神经病损,久瘫痪在床,一疗程改善!
35.急慢性哮喘。
36.甲状腺肿大零力度易筋术。
37.乳腺小叶增生,节结,需一疗程
38.代谢紊乱引起下肢浮肿者,久治不愈的需三天可见到效果!
39.肌性斜颈(歪脖子)零力度手法一次可见到效果。
40.胸廓出口综合症零力度独特思路及零力度手法。
41.前斜角肌综合症,零力度手法!
42.颞下颌关节紊乱症,零力度独特手法。
主讲老师
张振听:张氏零力度(无痛)正骨疗法及零力度上古易筋术发明人。中推专题授课专家,中推中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推副会长,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院针推系,先后进修于医院,医院,河南省中医学院三附院,医院,美国帕默脊柱学院,台湾脊柱健康委员会,获得国家二级技术等级证书,中国就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CETTIC高级整脊师证书,中华中医药协会养生保健培训合格证书,弟子数千,遍布国内外。开课咨询
由张振听主讲的“张氏零力度
上古易筋术临床技术精品
推广班”将开课于
年3月7日--3月10日
(7日报到)洛阳研修费:元
年4月24日--4月27日
(24日报到)杭州研修费:元
咨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