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介绍
患者自述10天前无明显出现腰骶部疼痛,疼痛向左下肢放射,弯腰及翻身稍感不利,不能长距离行走,午后及夜间自觉疼痛加重,晨起后有所减轻,医院行针灸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3天前自觉疼痛加重,为求诊治,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我科治疗。
专科
检查
腰椎曲度变浅,L3-S1棘突旁压痛,椎体叩击痛,椎旁压痛,直腿抬高实验及加强实验(-),脊柱侧弯弓实验(+),双侧4字实验(-),屈髋屈膝实验(-),骨盆分离及挤压实验(-),梨状肌紧张实验(-),仰卧屈膝实验(-),双侧托马斯征(-),腱反射减弱,四肢肌力肌张力即可,病理征未引出,双足拇指背伸、屈曲正常,VAS:7分。
椎间孔镜治疗前
椎间孔镜手术前,由于患者第一次发病,考虑保守治疗,做过两次芒针、内热针、小针刀治疗,疼痛改善不明显,故采用孔镜治疗,治疗前查房情况如下:
椎间孔镜治疗后
患者于6日上午进行孔镜治疗,11日主任大查房时进行回访,情况如下:
于6月11日下午办理出院,出院前情况如下:
患者述腰骶部及左下肢疼痛基本缓解,饮食、二便尚调,睡眠一般。
查体:腰椎曲度变浅,L3-S1棘突旁压痛(+-),椎旁叩击痛(-),直抬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梨状肌紧张实验(-),仰卧屈膝实验(-),双侧托马斯征(-),腱反射减弱,四肢肌力肌张力可,病理征未引出,双足拇趾背伸、屈曲正常,VAS:1分。
孔镜治疗前
孔镜治疗后
出院医嘱:1、避风寒、避劳累;2、低盐低脂饮食;3、适当加强腰部锻炼;4、出院卧床休息1个月,1个月后回门诊复查;5、出院带药,口服0.5,每日三次。
更多治疗视频,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查看
医院顺应了专业发展的历史趋势,于年5月成立了“疼痛科”。
疼痛科住院部现位于红色老楼3楼,现设有病床数50张。
学科带头人沈玉杰主任有着高瞻远瞩的长远眼光,运用长达20多年在疼痛康复临床工作中积累钻研的深厚功底,本着解除人类痛苦的初衷,引领着疼痛科的建设发展。
科室拥有一批掌握一项或多项专业学科知识如麻醉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康复医学和临床疼痛诊疗工作经历及技能的互补型综合人才。
科室设有专业先进的医疗检验、治疗及康复设备,拥有价值多万的各种大型医疗设备,如德国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治疗系统、德国赫尔曼臭氧治疗仪、北京射频R-B射频温控热凝器、银质针导热治疗仪等,医院放射科DSA、多排螺旋CT等设备和介入治疗技术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了以疼痛科为主,多学科共同参与的新型、科学的专科发展模式,是一家集诊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专业疼痛诊疗基地。
疼痛科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成就及影响引起了国内同行许多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