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步行可以分两个阶段,分别是支撑相、摆动相,由髋、膝、踝三个关节的不同活动配合完成。
支撑相(站立相):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相。
摆动相(迈步相):下肢在空中向前摆动的时相。
人体在行走时需要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密切配合,因此每一个关节如果出现关节活动度下降或者周围肌肉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步态上发生变化。
首先是髋关节,在走路过程中需要髋关节的前屈后伸来完成步行动作。在这期间,屈髋肌和伸髋肌分别在不同阶段帮助人体完成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主要肌肉有:髂腰肌、股四头肌、缝匠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等等,在这其中股四头肌跟前腰肌的力量是最强的。
这些肌肉除了完成髋关节的屈曲之外,对于维持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平衡也不可或缺,这对于人体的正常直立和行走的步态也同样重要。
常见不良步态的缘由
木马步态——屈髋肌短缩
具体表现为单侧短缩,一侧骨盆前倾明显,患侧屈膝、骨盆下垂、脊柱侧弯单侧短缩;一侧骨盆前倾明显,患侧屈膝、骨盆下垂、脊柱侧弯。
臀大肌无力步态——棘旁肌收缩
具体表现为挺胸凸腹,棘旁肌发生s代偿,因为足跟落地时为防止摔倒,导致棘旁肌出现收缩失衡的情况。
鸭步步态——臀中肌无力
这是由于臀中肌无力导致控制骨盆的能力下降,呈现鸭子走路一般的步态。
屈髋肌无力
(1)摆动期髋回旋画圈,走路时一只脚以髋关节向外画圈落地;
(2)摆动初期骨盆后倾,因为需要收腹肌,身体可能出现前倾的动作,摆动中期躯干向后倾斜,脚蹬地瞬间上半身突然向后倾斜。
内外八字
支撑期外八字,这是由于股骨颈后倾、髋外旋肌紧张导致,同理如果出现支撑期内八字,则是相反,股骨颈前倾,髋内旋肌紧张.
其次是膝关节,膝关节依靠不同肌肉收缩在步行过程中反复屈伸,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起止点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
在行走过程中,膝关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同吃饭必须要有牙齿一般,行走离不开膝关节。膝关节依靠不同肌肉收缩在步行过程中反复屈伸,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起止点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
(转载自网络)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