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软骨在膝关节的功能及生物力学中作用突出——承重、传递负荷、吸收应力、稳定关节、润滑关节及协调关节运动等。半月板损伤主要是间接暴力引起,日常常见损伤机制是在屈伸运动中同时发生关节旋转和内外翻运动,导致半月板发生不协调运动,异常的关节应力会导致半月板损伤的发生。半月板损伤后可以出现疼痛、关节绞索(打软腿)、肿胀及弹响等症状。
若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手术治疗。现将半月板损伤修复术后一般康复方案介绍如下。
1.保护期:(术后1天-4周)术后伸直位夹板固定(下地步行及夜间均需佩戴)。
麻醉消退后,开始尝试:
(1)踝泵练习:(病人体力良好可加上图示最右侧的踝绕环动作),要求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图1。
踝泵训练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收缩练习,图2。
(3)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收缩练习,图3。
(4)术后24小时后可扶拐下地行走,但只限去厕所等必要活动,并根据手术医生指导明确患肢是否负重。
术后2-7天:
(1)开始支具0°位固定下的多方向直抬腿练习(图4):如下图所示,将下肢向各个方向伸直、抬起至一定高度。可选择如下两种训练方式:
静态训练模式:将腿抬起保持10秒,缓慢放松,休息10秒,之后再抬起,如此反复,10次/组,2组/日。
动态训练模式:将腿抬起-下落为1次,10-30次/小组,组间休息10-20秒,4-6小组/大组,2大组/日。
多方向直抬腿练习
术后1周:
开始屈曲ROM练习:微痛范围内坐位垂腿(图5)。屈曲角度不超过90°。10分钟/次,1次/日即可。练习后即刻冰敷20分钟左右,如平时有关节内明显发热、发胀的感觉,可每隔1-2小时冰敷一次(如棉花腿加压包扎未拆除则无需进行冰敷)。
坐位垂腿
术后2-4周:
(1)继续并加强直抬腿力量练习;
(2)强化髋周肌肉力量练习(图6):保持5秒为1次,30次/组,3-4组/日。
髋周力量训练
动作说明:双足与肩同宽直立,足尖向前,借助支撑健侧单腿站稳,患腿踝关节处系弹力带,另一端固定,伸膝向前、向后、向外、向内四个方向顺序用力牵拉皮筋。要求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1次。此练习主要加强伸髋周肌群肌力及大腿前后侧肌群肌力。
(3)此期每周被动屈膝角度增加10°左右;
2.中期:(术后5-7周):
此期不得过多行走,防止关节肿胀和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1)负重及平衡练习
负重及平衡练习
保护下站立,双足左右分立与肩同宽,缓慢左右(图7前两张)、前后(图7后两张)交替移动重心,逐渐增加患侧下肢的负重及用力程度,争取可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一般为5分/次,2次/组,2-3组/日。一般练习至可患侧单腿站稳1分钟,即可脱拐行走。
(2)膝关节被动屈曲练习(图8,9):ROM达到°-°,并且关节肿痛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开始应用曲柄长度在㎜的功率自行车进行灵活性练习(选择无负荷至轻负荷,20-30分/次,2次/日)。但被动活动角度最大维持在°即可。
3.后期(术后8-12周):
(1)术后8周患肢可完全负重。
(2)术后8周后,逐渐强化屈曲练习(方法同上图),ROM达到°以后,可开始股四头肌牵伸练习(图10),力求在术后12周内逐渐达到全范围屈曲。
(3)开始俯卧位“勾腿练习”(图11):30次/组,2-4组/日。以沙袋或弹力带为负荷,在0-45°屈伸范围内进行,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即刻冰敷。
(4)静蹲练习(图12):2分钟/次,间隔5秒,5-10次/组,2组/日。
(5)力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
4.恢复运动期:(术后3个月后)
(1)开始单膝蹲起练习(动作要领同上):在0-45°范围蹲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必要时可双手提重物以增加练习难度。20次/组,间隔30秒,2-4/组连续,1-2次练习/日。
(2)功率自行车训练:中等负荷,20-30分/次,2次/日。
(3)坐位抗阻伸膝(图13):使用沙袋等为负荷练习,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4)台阶前向下练习(图14):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站立于一层台阶上(逐渐增加台阶高度px,px,px),上体正直,患腿单腿站立,健腿向前伸出(左图)。患腿缓慢下蹲至健腿足跟着地(右图),再缓慢蹬直至完全伸直。力量增强后可双手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此练习主要强化下肢在运动中的控制能力,并且是上下台阶等日常生活必须动作的功能性练习。一般为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
(5)保护下全蹲(图15):双足与肩同宽,足尖正直向前,支撑保护下缓慢全蹲,足跟不离开地面,至感到疼痛处保持5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加大角度。注意双腿平均分配体重,尽可能使臀部接触足跟。此练习可强化屈髋及屈膝的最大角度,同时是下蹲拾物、系鞋带、入厕等日常生活中必须动作的功能性练习。一般为3-5分/次,1-2次/日。
(6)运动员开始专项运动中基本动作的练习。必要时可戴护膝保护,但只主张在剧烈运动时使用。
特别提示:半月板缝合患者应在术后向手术医生询问清楚诸如缝合部位,负重要求及训练中的角度限制等,这些因素会最终影响手术后康复进程。一般半月板前、后角损伤缝合术后可早期部分负重;半月板体部损伤缝合术后4周内患肢完全不负重。并且术后1-2周内不进行屈曲练习,术后4周内不进行主动屈曲练习,只进行被动屈曲练习,具体训练强度视情况而定。
本计划为一般训练计划,仅供参考之用,不可盲目练习,如有疑问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
半月板修整术后康复
半月板修整手术:包括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等手术被统称为半月板修整术。
半月板切除术选择应根据:
●半月板损伤的类型、程度
●病人的年龄、职业
●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及手术器械条件等择定
不过,具体还是要根据医嘱来进行手术
①术后立即佩戴支具
初始0°固定,后面根据情况调节。一般情况下4-6周后支具可拆除,中间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支具的角度。
②术后立即进行ROM训练
由于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康复训练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与医生沟通后进行康复计划的制定。
③踝泵进行消肿及髌骨活动度练习
④股四头肌力量训练
早期从直抬腿训练开始,后面随力量的提升不断进阶到静蹲,负重蹲起等训练
⑤腘绳肌力量训练
早期从背桥训练开始,后面随力量的提升不断进阶到俯卧钩腿,单腿硬拉等训练
⑥臀中肌力量训练
早期从侧抬腿训练开始,后面随力量的提升不断进阶到贝壳,弹力带侧向移动等训练
⑦臀大肌力量练习
早期从俯卧后抬腿训练开始,后面随力量提升不断进阶到卧蹬,单腿卧蹬等训练
⑧平衡稳定性训练
早期从单腿训练开始后面随功能的提升不断进阶到软塌BOSU球等训练。一般情况下,术后3-4天可以开始负重训练(具体的情况还要根据手术的情况决定)
⑨动作模式训练
早期的步态训练,后面进阶的落地缓冲训练,身体的扭转训练
最后记得要在整个训练结束后进行冰敷唷
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
半月板缝合手术:关节镜下进行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多用)方法进行半月板的缝合。
这种手术多见于急性的半月板外伤性撕裂和部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继发的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缝合术后的康复运动大致与半月板修整术后基本相同,但是有以下几点是与半月板修整术后不同,需要特别注意的:
●半月板缝合术后要求注意患者在半年内避免膝关节屈曲90°以上的负重(这是一般情况,具体情况根据患者是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支具的佩戴时间需要延长至6-8周
●术后关节活动度ROM训练的进度也需要适当的放缓
由于半月板手术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患者术后的情况也不一样,对于半月板术后的患者这篇文章只是提供了一些科普性的建议,并不能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给出具体计划。为了避免耽误病情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是建议患者能够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评估,并在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