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过程中,身体的绝大部分肌肉与骨骼都会参与进来,特别是肩关节,髋关节以及膝关节与肘关节都会发挥各自的作用。但是跑步方式不正确,热身不到位,拉伸不到位都会造成伤害,最常出现的有如下几种情况。
临医院,在跑步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常见损伤呢?
1、腘绳肌拉伤等
臀肌、髋骨肌肉软弱或骨盆前倾使负荷主要作用于腘绳肌上,导致该处僵硬、不舒服,尤其是在快速奔跑或上坡跑的过程中疼痛感增加。
2、下背部酸痛
跑步中髋骨前和腘绳肌张力过大,或背部四周肌肉乏力,都可使骨盆前旋,使核心肌肉群受力下降,机体容易出现的一种代偿机制,压力主要作用于下背部,会引起左右两侧肌肉的酸痛,特别是在运动或者扭转的过程中疼痛感会增加。这类人群可使用泡沫轴在疼痛部位滚动以缓解下背部受到的压力。
3、梨状肌综合征等
临医院,因臀肌力量相对较弱,或剧烈活动,控制髋关节向外旋转的梨状肌在劳累状态下,使周围坐骨神经受压,导致臀肌酸痛、痉挛等、明显刺痛感以致牵连腿后和脚。
4、肩膀很疼
跑步过程中上半身总是绷得很紧或背部肌肉力量不够、不正确的跑步姿势使一部分压力主要集中于肩胛提肌和上斜方肌上,这样就会引起肩膀肌肉酸痛或者痉挛,这类人群可以通过进行平板支撑来减轻这种情况。
5、脚面疼痛
穿鞋过紧或过小都会使神经或者脚面受压,造成局部神经红肿,进而引起脚面酸痛,以致酸痛向脚趾放射。
6、脚趾甲发黑
穿鞋不当,受外伤等均可引起脚趾甲下出血,使脚趾甲发黑并伴肿胀及压痛感。这个时候要安静地等新指甲长出来,如果疼得厉害要尽早去看。
7、足底筋膜炎等
跑步时膝盖内旋过大,穿鞋不当,小腿部过紧,上坡路跑得过多,都会加重足底筋膜的压力,使足底筋膜出现撕裂,进而引起脚后跟痛,尤其在清晨,久走之后,久坐不动疼痛感增强。
8、跟腱炎等
小腿肌肉过紧,拉伸方式不正确,跑得过多,都可使负荷逐渐向跟腱传递,造成跟腱后钝或疼痛剧烈,还可使踝关节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医院温馨小贴士
掌握适当的跑步姿势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安排跑步时间与力度。挑选适合自己的运动鞋和穿着宽松得体的服装。在锻炼之前需要进行大约15分钟的预热,而拉伸也是不可忽视。